
人们往往通过在重要的节日或正式的场合中穿戴传统服饰来表达对自己民族的热爱。 也因为有了这份热爱,才可以让民族历史文化的大轮继续前进。
纵观新加坡四大民族,印族、马来族(包括娘惹族)、欧亚族及华族,印、马族在保留传统服饰的态度是积极的。虽然随着世界进步,人们都以穿西服为主。 但在节日庆典活动时,各民族的人都会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印族和马来族人更常以传统服饰为日常便服,虽然不象在特别节庆日中穿的精緻华丽,但是却处处表现出对本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
娘惹文化因为后期马来政府刻意的汉化,也便渐渐地消失了。可是,峇峇娘惹的后人却不甘心看到其文化被漠视,积极致力保留娘惹文化特色。
新加坡的华人大部分都是20世纪后移民高潮中由中国沿岸地区迁来的汉族人。中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而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却似乎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汉族自古代至明代都是宽衣大袖的服装。自清代,汉服便绝迹,及后发展至满服和西服相结合而成的“旗袍”,便被普遍的认定为代表华人的服饰。可是,这并不是真正汉族华人的传统服饰。相反地,自唐代汉服被引进日本,便逐渐形成了今日的“和服”。直至今日,日本人把华人的汉式服装发扬光大,却不见有汉族华人即使在新年这样纯粹汉人节日时,也找不出合适的民族服装,而以唐装,旗袍来滥竽充数,实在有点可悲。

